二年级语文第一卷《小马过河》教学设计样本(精选10篇)

日期:

二年级语文第一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样本(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您经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决策活动。编写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格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第一卷教学设计样本《小马过河》,仅供大家参考。欢迎您阅读。

  二年级语文卷1《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1部分

  教材解析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帮母亲驮麦子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一条小河的故事。也分不清是深是浅,最终在母亲的指引下安全过了河。本文以“过河”为线索,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而必须开动脑筋思考,自己尝试。 。

  学术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上课注意力不能始终集中。因此,教学时可以用图文来吸引学生,也可以播放与文字相关的动画视频或者用角色的表演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标与要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认13个新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新字。

  2。请角色大声朗读课文并以适当的语气发音。

  3。根据单词提示讲故事。

  积分

  1。能认13个新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新字。

  2。请角色大声朗读课文并以适当的语气发音。

  3。根据单词提示讲故事。

  难度

  引导学生明白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什么,一定要自己思考、尝试。

  教学准备

  老师: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工艺设计

  1。课程目标

  1。指导学生向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单词提示讲故事。

  2。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多思考。他们不能只听别人说的话。他们必须自己尝试并找到解决方案。

  2。重点与难点

  积分

  让角色大声朗读课文,了解其中的道理。

  难度

  讲故事并能够表达你的观点并解释原因。

  3。回顾介绍

  1。展示生词、新词并按名字朗读。

   2.老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4。分段学习文本

   (1) 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

  大声读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名字,并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小马帮妈妈拎半袋小麦过河去磨坊。

   (2) 学习第三至第七自然段落。

  1。小马是怎样过河的?自由地阅读这几段话,想一想: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先问谁?

  在黑板上写:你能去那里吗?

  老牛松鼠

  2。老牛说什么了? (按名字读)

  黑板上写着:很浅,就差小腿了。

  3。如何读懂他们的对话?

  同桌读书——全班读书,学生点评,老师指导。

  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做了什么?快速阅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跑到河边,准备涉水过去。

  听了老牛的话,小马立即跑到河边准备涉水过河。

  比较这两个句子并谈谈不同之处。 “立即”是什么意思?

  想想就去那里。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

  5。现在发生什么事?按名称阅读第 5 段。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想都没想

  黑板上写:深到你会被淹死。

  6。小马与松鼠的对话该怎么读?

   和角色一起练习阅读。

  7。小马现在被难住了。他应该怎么做?

  自由阅读第6、7段,思考:妈妈的话我该怎么读?

  阅读妈妈的话的指南。

  8。你认为你母亲的哪句话对你的启发最大?用笔画出来,再读一遍。

  (孩子,光听别人说的话,不动脑子,不亲自尝试,是不可能的。)

  9。现在请大家动动脑子想一想:小马该怎么办?为什么老牛和松鼠说的话不一样?

  (老牛大,所以认为水浅,松鼠小,所以认为水深,小马自己试试吧。)

   (3) 学习第八自然段。

  1。按名字来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小马渡河的结果是什么?

  2。填空:阅读并思考如何填写。

  因为小马既不像()又不像(),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又不像()。

  (高如老牛,小如松鼠,浅如老牛说,深如松鼠说。)

  3。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什么?

  (早点尝试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接受教训,以后多观察多思考)

  5。再读一遍全文,展开延伸

  1。自由分组,让角色朗读课文。

  2。向全班大声朗读课文。

  3。展示单词并要求学生尝试使用这些单词来讲述故事。

  马厩愿意被磨坊堵住,狼群就有麻烦了

  突然停下来,惊讶,尴尬,小心

  4。您同意以下说法吗?告诉我们你的理由。

   (1) 显示句子:

  河水既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就骗了小马。

  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你要自己去尝试。

  凡事都要自己尝试,不要相信别人的话。

  (2)组织一场小辩论,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

  (3)与全班同学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6。课程总结

  让学生谈谈学习本文后的经历。

  黑板设计

  小马过河

  你可以去那里吗?

  ↓

  老牛很浅,刚刚失去了小牛

  松鼠太深了会被淹死的

  妈妈,动动脑子试试吧

  ↓

  可以通过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卷一《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这个童话故事,学生可以学会在遇到问题时多动动脑筋、多思考。他们不能只听别人说的话。他们必须自己尝试并找到解决方案。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做事需要动脑子,解决问题要自己去尝试。

  教学过程:

   1. 对话介绍: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 (老师展示小马的照片)今天他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你想听吗?

  问:你想知道小马是如何把小麦运到磨坊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小马过河》。

  看到这个话题,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过河?怎么过河?过河了吗?...)

  2。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正确读出汉字的读音,并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么过河的?你终于过河了吗?

   (2) 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

  1。小马愿意帮他的母亲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通过朗读表达小马帮助母亲的意愿。

   (2)学习第三段和第四段

  1。小马一边唱着歌,一边提着麦子向磨坊走去,为什么磨坊停了下来?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自由阅读第3段和第4段。

  ①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怎么想?

  理解“尴尬”:小马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克服?过去了还是没有过去?感觉很尴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的事情吗?请告诉我这件事。

  ②读这句话,感觉小马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否过河而感到尴尬。

  2。小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谁?贴上老牛的照片。

  老牛认为小马能过河吗?为什么? (放映幻灯片)板书:很浅

  请学生指出黑板上哪里“少了小腿”。

  3。河水刚刚到了老牛的小腿,老牛觉得过河是很容易的,所以当他对小马说,太容易了!你能像老牛一样读这句话吗?

  指导学生朗读他们与角色的对话。

  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做了什么?快速阅读。

  你能换一下“立即”这个词吗?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想也没想就走了过去)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5。老牛认为小马可以过河,但有人不同意。你知道他是谁吗?

  为什么不同意小马过河呢?

  (播放幻灯片)阅读句子。板书:很深

   6.松鼠的朋友在这条小河里淹死了。他看见小马要下河,正要涉水过去。松鼠此时的心情如何? (紧张、焦虑)你从哪里知道的?抓住文字,感受松鼠的紧张、焦虑、担心。

  你想成为那只焦虑的松鼠吗?

  指导学生大声朗读松鼠的话。

  7。小马听了松鼠的话有何反应?他为何感到惊讶? (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意见呢?你能用你的脑子告诉小马吗?

  8。但小马用过脑子吗?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4) 学习第五段和第六段:

  1。小马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对他说了什么?是不是像老牛和松鼠一样,告诉小马自己能不能过去?读小马和他母亲的对话,想一想他的母亲对他说了什么?读5段。

  明白妈妈说的话:光:只有。你不能只听别人说什么,不管他们说的是对还是错,你必须动动你的大脑和想象力,必要时你自己尝试一下,才能把事情做好。

  2。为什么母亲让小马试一试就这么放心呢?小马有危险吗?阅读第六自然段。

  3。小马听了母亲的话,果然尝试了一下。结果和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小马没有牛那么高,没有松鼠那么小,所以他觉得河既没有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老牛、小马和松鼠的身高关系。

  4。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什么?

  (早点自己尝试一下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接受教训,以后多观察多思考...)

  3。总结与延伸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尝试过自己去解决遇到的困难?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让自己为难的事情时,我们不能只听别人说对不对,我们要动动脑子去思考,有时还要在指导下自己去尝试一下。我们的长辈。 ,只有这样,问题才能解决,事情才能做好。

  二年级语文卷1《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三部分

  1.教材解析:

  这篇文章是一个童话故事。它讲述了小马把小麦运到磨坊的故事。途中他必须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他可以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他的搭档昨天刚刚溺水身亡。 ,无法通过。小马没有办法,只好跑回去问母亲,母亲让他自己试试。小马回到河边,自己渡河。原来,这条河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意思就是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自己的大脑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文章较长,涉及内容较多,哲理深刻。但文字情节优美、物象优美、构图优美。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本身的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业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故事情节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但他们的语言发展还很薄弱,对故事中的原理还没有深刻的理解。他们需要老师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掌握语言和原理。

  3。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读出句子的适当语气。

  2。通过朗读、表演、配音动画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遇到问题时动动脑筋、亲自尝试的道理。

  3。不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乐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和松鼠意见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所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5。教学准备:

  1。 《小马过江》多媒体课件。

  2。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第一课

   1.在黑板上出题,激发兴趣,感知课文大意

  本课我们将一起学习课文《小马过河》。学生们开心吗?

  (黑板书写和阅读)

  老师:根据这个话题你想到了什么?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我想到了很多问题!请打开课文,让我们边读边理解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2。听课文样读,出示字卡并用横线在汉字下划线,思考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3。练习说话。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他要帮妈妈干活;他要去磨坊;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搬到磨坊。)

  组织学生讨论:如果磨坊的位置是“河对岸”,则表达完整。您认为应该添加到哪里? (磨坊前)

  4。学习单词。

   识别并阅读新单词 - 正确的发音。个别新字的词组:“愿意尝试搭配图帕彦”; “无”区分字的读音; “浅”的反义词

  2。认识新单词,理清课文上下文,并学会总结。

  1。按名称阅读文本并将其分成自然的段落。要求读生词、读句子。

  思考并回答问题:文本有多少个自然段落?小马从家乡来到河边多少次?每次的结果是什么?

  2。理清文本的上下文。 (黑板上写:过不了河,就涉水过去了)

  3。口头填空。 (出示黑板)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渡河,然后写小马的处境()。老牛说河水()刚刚失去了他的小牛,所以他可以涉水过去。小马()跑到河边。松鼠说河()淹死了他的朋友,他无法过河。小马()停了下来,接着写老马(),最后写小马()。引导学生填空,同时总结过河的原因、过河的过程、老马教育小马、小马尝试过河的自然路段有哪些?

  3。逐段阅读,边读边表演,详细理解。

  按姓名阅读第 1 段(第 1 节和第 2 节)

   (1) 是什么让小马高兴得跳起来? (展示动画课件进行介绍)

  (2)怎样读才能表达小马当时的心情?比如“言辞大跃进”,写下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现出小马肯做事。也可以用“跳跳”、“跳跳”、“跳跳跳”等词语来代替。

  (要用天真、活泼、快乐、肯定的语气来读。)

  第二课

  1。引入对话并提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有帮助过妈妈吗?谁能告诉我你为帮助你的母亲做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我们的新朋友小马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你想知道他为他的母亲做了什么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小马过河》。老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一起读题目。读完主题后,您最想了解什么?

  2。初读文字,整体感悟。

  老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正确读出汉字的读音。如果他们不认识单词,请查看拼音或询问同学或老师。然后统计有多少个自然片段,并用序号标记。

  2。阅读自然段落的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小马为什么要渡河呢?

  4。小马在运送小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展示课件)

  5。这个时候它向谁求助呢?

  6。指导阅读小马与老牛的对话录。

  7。小马听了老牛的话,做了什么?快来读一读:展示课件并比较句子。

  8。小马准备渡河时发生了什么?引导小松鼠和小马的对话。

  老师:是啊,生命是有限的,谁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所以,老牛说浅,松鼠说深。面对如此难题,小马是怎么做的呢?

  9。妈妈说什么了?小马的表情是什么?什么是尴尬?

  10。阅读《驾驶火车》第七段。你认为你母亲的哪句话对你的教导最多?用笔写下来并阅读。

  11。明白你妈妈说的话。

  12。现在你想知道小马最后是怎么过河的吗?你是怎么过河的?

  3。拓展课外活动,拓展知识面。

  1。发挥你的想象力,告诉我小马渡河后会说什么?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小马最初的表现和行为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马?现在您对小马有何看法?

  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4。学生看着黑板,说说学完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二年级语文卷1《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4部分

  教学内容

  小马过河

  教学时间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并阅读9个新单词并积累新单词。

  2。正确、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要点

  1。认识并阅读9个新单词并积累新单词。

  2。正确、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困难

  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1。对话简介。

  师: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过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结果如何?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小马过河》。

  2。第一次阅读课文并认识生词。

  阅读文字

  1。自己读一下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一遍课文,画出汉字,标出自然段号。读生词发音并正确朗读课文。 (通过自读、自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

  3。同桌互相朗读,并纠正对方的发音。

  4。大声朗读角色的作品。

  5。自由地报告你所理解的内容。

  6。老师总结。

  识字能力

  1。师:(出示生字)组词并讲解如何认字。

  2。注意个别单词的发音。

  3。自由阅读,然后测试阅读内容,看看谁能快速准确地记住它。

  3。再读一遍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1。以您喜欢的方式阅读本文。

  2。课文讲了什么?

  3。请做好准备。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请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小马过河

  教学时间

  第二课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

  2。朗读时理解深刻的道理。理解听与做的关系,学会实践。

  教学要点

  1。仔细阅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

  2。了解真相。

  教学困难

  明白,当事情发生时,不能只听别人说什么,而必须用自己的大脑,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教具准备

  黑板

  教学过程

  1。比较一下谁能认得更快、读得更准确。

  1。显示新单词以测试阅读。

  2。显示句子以测试阅读。

  2。独立实践和互动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找出容易混淆的单词。

  2。再读一遍课文,找出不明白的问题。

  同一条河,为什么牛叔叔和小松鼠说的不一样?

  3。围绕问题讨论进行实验。

  4。谈论你理解的内容并大声朗读全文。

  5。看完文字,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6。一起读小马母亲的话。

  7。为什么小马涉水过去时发现河水并不像牛叔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 (因为马比牛矮,比松鼠高。)

  8。思考: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母亲说什么?

  3。扩张。

  思考: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小马过河的事情?

  4。课外作业

  给妈妈讲故事。

  黑板设计

  牛叔叔《小马过河》

  小松鼠被小马过河,苦苦思索,试试吧,妈妈

  教学反思

  角色反复背诵,学生可以快速进入情境,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我第一次尝试要求学生简要描述故事的大意。在我的指导下,只有少数学生能粗略地讲,大多数人还在讲细节。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说话。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故事中蕴含的真相,而是让他们先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统一理解。这不仅看重了孩子们的主动性,也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

  解决课后问题时,(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我让学生直接对我说,把我当老马,我也相应地肯定了。那一刻我们感觉彼此很特别。真是太好了,我的眼里涌出了泪水。居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您的孩子真多啊!”

  学生非常喜欢实践拓展部分。当他们没有抓住重点时,我就随意举了一个例子。 (洛秉依想买橘子,喜欢吃酸的刘金波说橘子一点也不酸,他喜欢吃甜的。李静依说她这么酸,怎么办?我很感慨地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走进课文,走出课文,再走进生活,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二年级语文卷1《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五章

  1.教材解析

  《小马过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单元第二课文。文章较长,涉及面广,哲理深刻。然而,文本有美丽的情节、对象和构图。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本身的美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的教学中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课是一个童话故事。它讲述了小马把小麦运到磨坊的故事。途中他必须过河。老牛说,水浅,可以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刚淹死了。小马没有办法,只好跑回去问母亲,母亲让他自己试试。小马回到河边,自己渡河。原来,这条河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意思就是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自己的大脑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2。教学目标:

   理解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照角色的意思朗读并表演课文。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什么。必须动动脑筋,亲自尝试,才能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听懂妈妈说的话,知道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什么,要动动脑筋,自己去尝试。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老牛和松鼠对同一条河的说法不同。

  3。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通读课文,标记自然段落,圈出生词。

  师资准备:准备场景表演所需的头饰,制作相关课件。

  4。教学过程:

   (1) 查看预览

  老师提前安排大家预习《小马过河》,然后老师会检查大家的预习状态。

  1。读出文中生词和圈出的词。

  2。课件检查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

  3。文本有几个自然段落。

   (2)精读课文内容

  1。老师的范读,课文写的是什么?

  过渡语言:这段文字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既然事物的发展是有顺序的,那就有故事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我们按照故事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来划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写小马在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一条小河。这就是原因。第二部分:(4-7)小马不知水深,不知所措。这就是发生的事情。第三部分:(8)写小马通过自己的尝试终于渡河并明白的一个道理。我们一一研究这三个部分。

  2。研究第一部分。

   (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2)小马愿意帮助他的母亲吗?你是从哪个词中认识到的? (解释:跳、跳)

   (3)“为什么不呢?”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非常积极的态度,表明小马想向母亲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4) 当小马来到河边时,他在想什么?从小马的心理活动中你能明白什么?

  (5)指导阅读老马与小马的对话录。练习按名字阅读。

  过渡语:小马此时离家太远,确实是远水难解近渴。那么他向谁寻求帮助呢?他们说了什么?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

  3。学习第二部分。按名字阅读课文4——7段

   (1) 小马首先问谁?你说什么?

   (2) 从这句话中你能理解什么?

   (3) 你能像小马一样用“请告诉我”句型说一句话吗?

  (4)老牛是怎样回答小马的?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5) 小马听到老牛的话,有何反应?

   (6) 小马即将过河时,是谁拦住了他? (松鼠)松鼠做什么、说什么?

   (7) 我们可以了解松鼠的哪些性格特征?

   (8) 读松鼠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9)此时小马的反应是什么?

   (10) 我们来看看小马听完老牛和松鼠的话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立即”和“迅速”分别理解什么?

   (11) 小马心里很矛盾,只好回家询问母亲。当小马的母亲问他怎么回来时,他是什么样子?你说什么?

   (12)小马为何尴尬?解释省略号的用法并强调它们的使用方式与下面相同。形象地表达了小马的窘迫之情。

   (13) 当小马把刚才在河边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并想得到母亲的答复时,母亲是直接告诉小马的吗?我母亲对小马说过的话有两处。请找出句子并自由朗读。

   (14) 读妈妈说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除了文章开头妈妈说的话必要的语气之外,我还需要重新读一遍关键词,以体现妈妈的良苦用心。

   (15) 适合学生阅读。

  过渡语:有了妈妈的真挚话语,我相信,当小马再次来到大江边时,一定能够勇敢而坚定地面对困难。我们来研究一下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4。学习第三部分。

   (1) 一起读最后一段,想知道河是深还是浅?

   (2) 请与同桌讨论。这是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松鼠和小马的说法不同?

   (3)边汇报边板书,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子结构来表达各自的感受。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5)想象一下小马渡河回来后会对牛伯伯、小松鼠和妈妈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小马,你最想对谁说?

  5。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角色这个人物,我们来朗读一下角色的课文。

  6。执行文本内容。 (戴头饰)

   (3)全文摘要。

  我们在学习和玩耍中掌握了知识。我们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善于动动脑筋,思考问题。我们也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4) 扩展、延伸。

   课后编一个小故事。主要角色是:你自己、大象和小兔子。大象和兔子要过河,向你询问河水的情况。你怎么告诉他们。

  黑板设计:

  小马过河

  开动脑筋,尝试一下

  二年级语文卷一《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六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 14 个新单词并能够书写 8 个。

  2。能够按照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读出句子的适当语气。

  【流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表演、配音动画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遇到问题时动动脑筋、亲自尝试的道理。

  2。继续讲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课文内容,明白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作。

  2。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老牛和松鼠意见不同的原因,进而了解老马所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

   (1) 让谈话变得有趣并引入话题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仅要和你们交朋友,还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是谁? (老师展示小马的照片)是的,这是一个可爱的小马。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老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齐声读两遍题目。

   (2) 查看预览

  过渡:要求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要求:

  (课件制作:预习要求)

  A。结合图片,自由阅读文字,阅读流畅。

  B。正确读出新单词。

  C。读好长句,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中的地方在哪里?任何人?你在干什么?

  (学生尝试说:小马准备过河,松鼠说水太深过不了,牛说水浅可以过。)

  请将书翻至第63页,将书收起,自由阅读正文。

  2。检查单词识别

  学生课前已经圈出了生词,并用拼音识别并读出生词。他们能正确发音这些新单词吗?

  (课程介绍)

  同桌互相朗读新单词,并仔细听看他读得是否正确。

  按名称读出第一行新单词。如果你读得正确,每个人都会再读一遍。主要指导:

  (课程介绍)

  练习自由朗读、轮流朗读、按名字朗读。注意“前”是前鼻音,“方、当”是后鼻音。

  3。检查文本阅读

  孩子们的字读得这么好,他们能正确、流利地读懂课文吗?

   (1) 与同学合作轮流朗读课文。如果他们阅读正确且流利,请给他们竖起大拇指。如果他们读错了,请他们多读几遍。我会请认真读书、认真听讲的同学来表演。 (注意阅读姿势:双手握住书本,眼睛距书本一尺)

   (2)自由阅读全文,力求正确、流利地朗读。

   (3)按名字大声朗读课文,听老师朗读全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写小马想拎一袋麦子去磨坊磨面粉,但是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他不知道该不该过去,后来他自己尝试了一下然后走了过去。)

  4。提供记忆和书写新单词的指导。

  (一)(课件制作):天子阁课件演示。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并命名。

   (2) 认识和记忆新汉字。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认识并记住上面的汉字呢?

  A。加一:“元”加“心”为“愿”,“阴”加“心”为“义”,“蠠”加“海”为“应”,“海”加“刂”为“刻” ”,“卓”加“扌”,就是“落”的意思。

  B。猜谜语:“桥上下大雨”是“突然”; “冬雪纷飞,柳絮飞扬”就是“麦”。

   (3) 写作指南

  重点指导“麦、盖、图”的写作(提供课件)

  “麦”下面是“夊”,不是“攵”。

  “岱”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是“hai”。注意第六笔是撇号。

  “凸”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洞”,下面的“狗”不要写成“大”。

   (4) 仔细阅读帖子并描述每一项。注意书写姿势,保持头正、身正、脚稳。

   (5) 展示并评价学生的写作。

   (3)课堂测试,巩固学习。

  二年级语文卷1《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第七章

  1.新课程介绍:

  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投入。有的学生甚至很感慨。我想采访你。这本书你读了多少遍? (五次?)哦,太好了。你呢? (九次?) 这么多。你呢? (大约十五、十六遍!)难怪你读得这么好。老师们也要向你们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2。学习新课程:

  1。大声朗读级别。

  ⑴在本课中,我们将克服五个困难。你有信心吗?第一个层次是阅读层次。要求学生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

  ⑵首先请大家在群里展示一下你的才艺吧。如果您认为哪个同学读得好,请用您自己的方式表扬他。

  ⑶每组选一名小选手参加班级阅读挑战赛。

  ⑷谁来点评一下刚才年轻球员的表现?

  ⒉健康字通。

  ⑴我们已经站在二楼门口了。第二个层次是汉字层次。你看,我们的汉字朋友已经在等着我们了!谁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如果你已经认识我了,请把我介绍给大家。

  ⑵读得太好了,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是老朋友了。你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⑶ 刚才,老师听这些新词朋友说,想拜托同学们帮个忙。他们希望你帮助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好伙伴。谁会来?

  ⒊辩论结束

  ⑴同学们已经顺利通过了第二关,现在我们要明智地通过第三关。认真看书,边看边画老牛、小马、小松鼠。

  ⑵看黑板上的老牛、小马、小松鼠合适吗?从书中找出相关句子来解释原因。拿起笔,仔细阅读,然后画出来。可以和同桌交流。

  ⑶ 分享你想说的理由。

  ⑷让我们再读一遍这些句子。

  ①谁来读《小松鼠》?这只小松鼠很着急。谁想读书?多么善良的小松鼠啊,他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②老牛的话谁来读?牛叔怎么读呢?老师也觉得确实不错,所以我就看了。

  ③小马过河,他的感受如何,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⑸你看,同一条小河里,老牛说水很深,松鼠说水很浅。这是什么意思?他们是对的吗?

  ⑹你是对的,你是错的。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是啊,这个学生觉得他们说的既对又错。谁的意见是正确的?我们先请认为正确的学生解释原因,然后请认为错误的学生解释原因,最后请认为既对又错的学生也解释原因。说明原因。

  ⑺刚才同学们的争论我听到了。认为对的同学说,老牛和小松鼠说的对自己来说是对的,认为不对的同学说,他们说的对别人来说是错的。 ,你确信吗?你呢?现在这三个学生仍然认为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老师告诉你,你们都开动了脑筋,拿出了自己的理由,你们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⒋好评级别。

  ⑴我们顺利通过了三级,第四级是表扬级。小马第一次过河的时候,他过河了吗?听了妈妈的话,事情过去了吗?

  ⑵ 妈妈的话有这么神奇的功效,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一读。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⑶ 妈妈说的话你听懂了吗?如果你听懂了你母亲的话,请赞美过河的小马。谁会称赞它?为什么要称赞呢?小马,你要仔细听,听听他们对你的称赞是否足够。如果没有,告诉他们,你还要继续表扬你。

  ⑷这位同学夸小马伟大,谁会夸他呢?这位同学称赞小马爱动脑筋,敢于尝试。小马,你觉得他对他的称赞还不够吗?

  ⒌联系我们

  ⑴正因为小马肯动脑筋肯去试一试,所以它才过了那条河。同学们真聪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老师真高兴。现在我们向第五关挺进。

  ⑵在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像小马那样动脑筋,去试一试的时候呢?请小组交流一下。

  ⑶谁想说给大家听听?

  ①这位同学真勇敢,能自己开动脑筋,点着了打火灶煮方便面吃,不过你可千万小心啊。

  ②这位同学遇到了难题,能自己开到脑筋,把它做出来了,也很好。

  ③这位同学第一次到大超市买东西,他善于观察,愿意去问去试,终于买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

  ⑷成功以后你高兴吗?没有实际中的苦,哪有成功后的甜呢?

  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能够积极地开动脑筋,灵活的思考问题,我们已经胜利地闯过了五关,你们都是最棒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需要大家去动脑筋,试一试的难题,相信每位同学都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篇8

  课文内容分析:

  《小马过河》是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叫小马去试试,最终小马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文共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第1、2自然段写老马和小马住在马棚里,一天,老马请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愉快地答应了。第3至6自然段写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他去问老牛,老牛说小河“水很浅”“能蹚过去”,松鼠却说“深得很哩”,小马很为难,只好回家问妈妈。第7、8自然段写妈妈耐心地引导小马,最终小马勇敢地尝试,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本文对话精彩,尤其是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老马、小马、老牛、松鼠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且由于对话内容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也富于变化。“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妈妈是用商量、询问的语气与小马说话,显得温和、亲切。牛伯伯是一位长者,见多识广,说话语气十分肯定。松鼠因为亲眼见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说话时大喊大叫。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

  第一幅图画的是小马来到河边与老牛对话的场景,对应了课文的第4自然段。小马微笑着询问,老牛也是笑眯眯地回答,可见小河在老牛心目中是很浅的,所以表情轻松。

  第二幅图画的是松鼠跨开双腿,张开双臂拦住小马,对应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松鼠的动作夸张,表情紧张,难怪松鼠会说小河“深得很哩”,小马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惊讶与犹豫。

  第三幅图画的是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再次来到河边,小心过河的情景,对应了课文的第8自然段。此时小马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表情虽然还是很紧张,但能够看出小马在小心翼翼地尝试过河。远处的老牛淡定地看着小马过河,松鼠则用双手捂着腮帮子,好像随时准备大声呼救。

  这些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进而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问题而不知如何解决,正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中的小马一样。小河挡住去路,老牛和松鼠给了小马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小马就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可以立足本单元的重点“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得到启发,那就是“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并且去试一试”。同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对单元重点已经有了初步感知,那么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时,一定能更加清楚、流畅地表达。

  同时,本课人物对话丰富有特点,因此教学时也可以围绕这一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与性格。

  教学目标:

  1、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0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写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引发思考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入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过河了吗?小马过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

  过渡语: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吧!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圈画出本课生字。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

  3、集体对读

  (1)检查朗读。刚才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真好!现在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逐个自然段检查朗读)

  (2)相机正音。提示学生“坊”是多音字,在“磨坊”中读第二声,还有一个读音,读第一声,在“街坊”这个词中变调,读轻声。“棚”是后鼻音,注意韵母是“eng”。“挡”读第三声,不易读准,可组词“阻挡、挡住”。

  (二)分类整合,多元识字

  1、第一组:生字“棚、磨、坊、蹄”,看图识字。观察“马棚”、“磨坊”、“马蹄”的图片,识记生字。

  2、第二组:生字“驮、突”,编口诀识字。如:“驮”(大马驮东西),“突”(狗从洞穴中突然钻出)。

  3、第三组:生字“哎、哩”,语气词归类识字。复习拓展:吗、呀、呢、啊,开火车读。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紧扣提示语朗读,了解小马过河的起因

  (一)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1、指名回答:小马答应帮老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2、老马是怎么跟小马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三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一人读老马的话,一人读小马的话,一人读旁白。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你最欣赏谁的朗读。

  (二)学生反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老马和小马的话

  要点1:欣赏老马的朗读

  (1)“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读出了老马不是命令小马干活,而是十分和蔼可亲,和小马说话是商量、询问的语气。

  (2)“高兴”这个词读得好,表现了老马为小马的懂事感到十分开心。

  (3)带着这样的感受与体会再次朗读。

  要点2:欣赏小马的朗读

  (1)小马“连蹦带跳”这个词读得好,读出了小马非常乐意帮妈妈做事的语气。

  (2)“怎么不能?”引导学生换个说法“我能帮妈妈做事”。读出了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小马很愿意帮妈妈做事的肯定语气。

  (3)带着这样的感受与体会再次朗读。

  要点3:不欣赏老马和小马的朗读

  可参照“要点1”和“要点2”,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指导朗读。

  (三)师生合作读第1、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至6自然段,抓住人物语言朗读,了解小马第一次过河的经过

  (一)自由朗读第3至6自然段,并思考:那小马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了吗?指名回答:小马没有把麦子驮到磨坊,因为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二)围绕小马“为难”的心情,指导朗读

  1、没能把麦子驮到磨坊,小马的心情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找到“为难”一词。

  2、你从第3至6自然段的哪些词句读出了小马的“为难”,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

  (三)学生反馈

  1、学习第3自然段,通过第一处“为难”,体会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

  (1)指名答:小马为难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河。

  (2)采访小马:此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通过“河水哗哗地流着”体会小河水流湍急,小马不敢尝试,不知道能不能过去。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描写小马心理活动的句子。

  (3)引导学生关注描写小马心理活动的句子中“?”和“!”这两个标点符号,体会小马内心为难。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学习第4至6自然段,通过第二处“为难”,体会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指名答: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深得很哩,他们俩对小河不同的看法也让小马很为难。

  (2)通过观察第一幅插图,体会老牛和小马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观察图上老牛表情轻松,笑眯眯的。指导读好老牛的话,读出简洁、干脆的语气来。指导学生观察图上小马面带微笑,因为他面对“不知道小河能不能蹚过去”的问题时,知道去请教老牛(此处可联系前文“小马嗒嗒嗒跑过去”,也能体会出小马的心情轻松),而且老牛的回答,也让小马很开心,他可以过河,把麦子驮到磨坊去了。指导读好小马的话。

  (3)通过观察第二幅插图,体会松鼠的人物形象和小马的心理变化。请学生观察图画上的小马和松鼠,和同桌演一演。图画上松鼠跨开双腿,张开双臂拦住小马,松鼠的动作夸张,表情紧张,小马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惊讶与犹豫。抓住松鼠和小马的表情与动作,指导学生表演。指名表演反馈,结合插图来评价,指导学生抓住小马“吃惊”和松鼠“认真”这两个关键词,读好人物的对话。指名朗读。

  (4)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思考: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小马决定怎么做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6自然段。指名回答:小马决定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小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指导学生体会小马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抓住“叹了口气”和两个“!”体会小马的为难,再次带着感受朗读。

  (四)师生分角色朗读第3至6自然段,过渡语: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送麦子的去路,小马十分为难,不知道是过河好,还是不过河好,最后只能十分为难地回家找妈妈,后来小马过河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小马过河》这个故事。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愿”半包围结构,“意”上下结构,这两个字都有“心字底”;“该”和“刻”都是左右结构,一个左窄右宽,一个左宽右窄,这两个字都有“亥字部”。)

  (二)重点指导。师生合作发现“愿”的重点笔画,“厂”的“一撇”要写长,写舒展,给里面部分留出足够的空间。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愿意、为难、四周、立刻、吃惊、认真、脚步、难为情”。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游戏激趣

  引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小马带着词语向我们跑来了,同学们还会读吗?

  (一)“小马过河”游戏。巩固词语:愿意、麦子、应该、立刻、磨坊、街坊。

  (二)指名朗读词语

  1、愿意麦子(都是轻声词)

  2、应该立刻(“该”和“刻”字形相近,注意区分)

  3、磨坊街坊(“坊”是多音字,注意读音)

  过渡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马没能将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因为岸边的老牛说水很浅,可松鼠却说水深得很哩。到底能不能过河呢?小马很为难,决定回家问妈妈。后来小马到底过河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读好人物对话,读中体会人物形象

  引导语:请同学们把书翻开语文书64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妈妈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小马说的话。

  (一)指名反馈

  (二)读完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7自然段都是妈妈和小马的对话哦!

  (三)怎样才能读出恰当的语气,读好对话呢,和你的同桌合作着读读吧!同桌练读对话。

  (四)品读人物对话,指导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第一组对话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1、指名两人合作朗读。

  2、通过学生评价来指导朗读。你喜欢小马的朗读吗?

  要点(1):喜欢。因为他读出了小马难为情的语气。小马为什么会难为情呀?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小马之前是兴致勃勃地答应帮妈妈做事,现在不仅没能把麦子驮到磨坊,而且还返回了家,心里是十分不好意思的。所以文中用——“难为情”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出示“难为情”的词卡。指名读,齐读。

  要点(2):喜欢。因为他读出了小马说话结结巴巴的语气。从“……”和两个“我”字看出来小马很不好意思,所以说话都吞吞吐吐的。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

  要点(3):不欣赏妈妈和小马的朗读,可参照“要点(1)”和“要点(2)”,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指导朗读。

  3、妈妈的朗读,有人喜欢吗?

  要点(1):喜欢。小马没能将麦子驮到磨坊,妈妈却没有责怪小马,反而关心地问他为什么回来了,说明妈妈很爱小马,读起来要很温柔。

  要点(2):喜欢。她读出了问句的语气。

  要点(3):不喜欢,可参照“要点(1)”和“要点(2)”,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指导朗读。

  4、抓住“难为情”这样的关键词,我们就可以读出恰当的语气了。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马的话,合作朗读。

  第二组对话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

  1、通过师生互动和评价的方式指导朗读。你欣赏谁的朗读?

  要点(1):老马妈妈,你的这个问句读得特别好。其实这是个反问句,你是通过反问的语气强调了那条河是很(浅的)!谁再来读一读。

  要点(2):小马,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很纠结,很委屈)是啊!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可松鼠偏要说河水很深。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谁再来读读看。

  要点(3):小马,你在说“是啊”的时候,心里其实是认同谁的意见的呀?(牛伯伯)。明白了,所以你才用很肯定的语气来说,还用上了“!”呢!

  2、关注句子中的标点,也能帮助我们读出妈妈和小马恰当的语气呢!男生读妈妈的话,女孩读小马的话。

  第三组对话

  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

  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1、通过采访的方式指导朗读。谁的朗读更打动你?

  要点(1):我喜欢妈妈的朗读,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小马答案,而是连着问了小马两个问题,我觉得妈妈是个非常聪明的妈妈,善于引导孩子思考,妈妈说话语气十分温和与慈祥。

  要点(2):我喜欢小马的朗读,他读出了结结巴巴的感觉。引导学生发现,这里是本段第二次出现省略号,但小马的心情还和第一次说话结结巴巴时,是一样的吗?引导学生体会出小马两次说话结结巴巴心情不一样!他更难为情了,因为妈妈连着问了两个问题,他都没有思考过。

  2、对呀!所以,小马这次不仅说话的语气结结巴巴,而且还——(低下了头)。看,准确的动作描写,也能帮助我们读好小马说话时的语气呢!谁再来读一读。

  3、其实小马低下了头说的这句话正是回答了妈妈问他的“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而妈妈问的“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小马是没有回答的,所以妈妈继续引导——(指名读妈妈最后说的那句话)

  4、请大家再去读读妈妈的话,看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1)读——指名反馈,读出妈妈“亲切”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小马的关心与鼓励。

  (2)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妈妈要小马怎么做呢?体会“光”在句子中是“只”的意思,“别人”指的是老牛和松鼠。

  (3)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妈妈说得对不对呢?

  (4)再读——齐读妈妈的话,感受她的这份亲切和智慧。

  5、师生分角色朗读第7自然段,整体回顾妈妈和小马的三组对话。

  (五)创设情境,师生互动,体会故事内涵

  1、采访小马:听了妈妈说的话,现在你准备怎么做呢?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

  2、出示第三幅插图,观察小马的表情是谨慎小心的,远处的老牛淡定地看着小马过河,松鼠则用双手捂着腮帮子,好像随时准备大声呼救。相机指导朗读。

  3、指名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8自然段。师引读:小马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他发现——(生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河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再想想之前妈妈曾说过“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很显然妈妈是赞同老牛意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动物图片,让学生明白:原来老牛说水深,松鼠说水浅,是因为他们的身高不同。老马和老牛说法一致,是因为他们的身高一样。小马说河水不深不浅,是因为他的身高在他们之间。这些动物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的。

  小结:有了妈妈亲切地指导,小马开动脑筋,并且亲自试一试,终于蹚过了小河。

  三、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同学们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故事很长,我给大家一些词语提示,分行齐读。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讲故事,注意将故事讲完整哦!自由练习。

  2、指名讲故事,师生共同点评。

  四、依托故事,说说看法

  引导语:有个小朋友在听了《小马过河》的故事后,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了下来,想请问下大家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一)出示感受,指名谈看法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不同意因为老牛高大,河水刚没小腿,很容易蹚过河。对于老牛来说,河水当然很浅。而松鼠矮小,他亲眼看见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对于松鼠来说,河水当然很深。所以说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的话,不是撒谎。)

  2、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同意不清楚的事应该向别人请教。)

  3、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同意因为别人的经验有时只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发表看法: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小马只有自己尝试后才能知道。)

  4、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不同意别人说的话是对还是错,首先要动脑筋想一想,不能一概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可信。其次也不是什么事都得亲自尝试,危险的事就不能试。)

  (二)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呢?(围绕“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尽可能去试试”谈启发。)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

  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掉、伯”都是左窄右宽。“麦、突”是上下结构,“麦”是上大下小,“突”是上窄下宽。)

  (二)重点指导

  “突”是上窄下宽,注意上下两部分不要写分家,第六笔“横”是主笔,要写长。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麦子、突然”

  六、分享故事,实践延伸

  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借助课后词语的提示,将《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篇9

  教学要求:

  一、认识本课生字:蹦、麦、如、蹚、鼠、淹、啦、叹、脑筋;指导学生观察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会用:连蹦带跳、难为情地、亲切地、吃惊地等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的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和复述课文。

  三、教育学生做事要动脑筋,要实地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听说咱班同学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呀?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小马过河》的动画及整篇课文的录音)动画片看完了,那你能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板书课题:小马过河

  二、初步读文整体感知:

  师:你们喜欢这个小故事吗?那你们想不相想自己再好好读一遍这篇课文呢?边读边把你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并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认识刚才圈出的生字。

  师:都认识了吗?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词卡:您好、深浅、拦住、甩尾巴、趟水、前蹄、吃惊。)可以让学生加上自己想做的动作,并说一说是怎样记住的。(开火车读词卡。)

  师:看来这些词语都认识了,你们可聪明。可是它们可太调皮了,有的都变成了单个的生字跑到课文后面了,怎么办呢,你们谁认识它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快把它们叫出来吧?谁来试试吧!(练习读生字。)

  师:我们再来做“指字游戏”。看谁指得又快又准。(师:“马棚”的“硼”在哪里?生:“马棚”的“硼”在这里。)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1、生再读课文了解里面有几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汇报:我最喜欢小马。因为小马很愿意帮妈妈干活。它很爱劳动。它很有礼貌。(师板画小马,以此类推。)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读给大家听听。(指导朗读)

  生:我最喜欢老牛。因为老牛很愿意帮助别人。

  生:我最喜欢小松鼠。因为它很热心的帮助小马。

  生:我最喜欢老马。因为它告诉小马遇事要动脑筋。

  师:2、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各种动物的语气、动作及情节。

  师:3、为什么同一条河,老牛伯伯跟小松鼠说的不一样呢?(生自由发言)

  师:4、如果小松鼠来到这条小河里,河水会到他哪儿呢?(师板画)

  四、拓展总结

  1、生:齐读老马的话。

  师:以后遇到事情我们也要学会动脑筋。不能光听别人说也要亲自去试一试。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事情自己去想了想又去试了试才成功的。(生举例)

  2、小结收获。让学生说说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教师作适当处理。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将一讲。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意图激趣引入小朋友,你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克服的?(生各抒已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小马过河》,看看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同学们边听边想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识记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火车读词游戏;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猜字游戏;理解课文中不懂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2、理解课文

  师:同学们的识字情况很好,你们能把课文也读这样好吗?(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师:谁想到前面展示一下?大家来听,认真倾听别人读书是非常好的习惯。(指名读书,相互评价。)

  师:我们不但认识了生字,还读通了课文,表现的真棒!通过读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论读后的收获。)

  预设:

  (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2)小马在去磨房的途中遇到了老牛和松鼠,他们告诉小马的答案不一样。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而小松鼠却说:水深得很哩!昨天,他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了。

  (3)妈妈教给了小马做事情应该要多多动脑、多多实践的道理。师:你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读懂了这么多,刚才某某同学说:老牛和小松鼠告诉小马的答案是不一样。你们想一想,老牛和小松鼠说的话对不对?为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书。(学生自由读书,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朗读。是: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小马是怎么做的?生:回家问妈妈。师: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展开讨论。

  师: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马克服了困难,把麦子驮到了磨房。那小马送完麦子从磨坊回来后,心情怎样?又会对妈妈说什么话呢?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会认真倾听,在互评中提高自己。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其中情感。

  3、拓展延伸:

  (1)读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能举例说说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论。)

  (2)复述课文

  使学生养成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好习惯。

  4、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