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宣传知识

日期:

疫苗宣传知识

一、疫苗种类与作用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二、疫苗接种必要性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通过人群免疫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免疫规划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需求的实际情况,制订的为保护广大人群身体健康而采取的有组织的预防接种制度。

三、疫苗安全与有效性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疫苗研制和使用的核心问题。疫苗的安全性主要考虑疫苗使用后可能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过敏性反应等。一般反应是指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的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反应,大多数人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轻度发热、头晕、恶心等不适,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必要时可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的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四、疫苗接种流程与注意事项

1. 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时,请带齐相关证件(如儿童预防接种证、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并带上孩子一同前往居住地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

2. 家长要如实告诉工作人员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等待期间可向医生咨询一些相关事项。如儿童发热、急性疾病期间,应在身体痊愈后再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如儿童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近期使用过免疫蛋白制剂,应推迟或遵医嘱后再进行预防接种;如儿童有神经系统疾病则不能接种含有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接种前,医生会询问儿童身体情况,然后给予接种相关事宜的指导;有些疫苗可能需要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补种才能有效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免疫效果。具体接种事项应遵医嘱,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3. 注射后,应留观30分钟以上(有的地方规定是15分钟),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注射后3天内注射部位不要沾水或洗澡,保持干燥清洁;注射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及劳累;注射后1个月内禁食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部分儿童在注射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低热等一般反应,通常2~3天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注射后出现高热(39℃以上)、呕吐、头痛等较严重的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极少数儿童会出现高热不退、抽搐、皮疹严重过敏反应等比较严重的副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