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

日期: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而是为客户提供全面、持续、有效、及时、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和护理的新型医生。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实现辖区人人享有家庭医生服务的目标,制定本工作方案: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推动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目标。当前的形势是整合全科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建设村级卫生家庭医生队伍,确保基础医疗卫生工作“前移、重心下移”,不断提高效率做好村级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和质量。   2。工作目标   通过村级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和村级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村级健康调查、健康检查、慢病管理等,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送达村级并送到家庭,不断提高居民对合同服务的成就感和满意度。力争尽快实现“人人有家庭医生、人人有签约服务”的目标。   3。工作内容   (一)优化组织、分工与协作   根据家庭医生队伍成员的专业、岗位、资历等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家庭医生队伍,按照每队覆盖≤1万人的原则配置家庭医生队伍。每个小组由1名县医生组成。级专家、全科医生或医师1名、护士1名、公共卫生员1名以及村级工作,以更好地服务居民,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2) 签约服务  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秉承“充分告知、突出重点、自愿签约、规范服务”的原则,居民与家庭医生自愿签约(每个居民只能选择1名家庭医生)同时)在一段时间内。以定期服务协议的形式建立相对固定的合同服务关系。双方约定服务内容、方式、期限、权利义务等,家庭医生作为团队,按照约定内容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提供全面、持续的服务。合同期限可根据情况灵活控制。期限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合同期满后,合同将自动续签或根据居民意愿选择另一名签约医生。签约对象包括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孕妇、0-36个月儿童、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以及残疾人、特殊家庭单独计划家庭、穷人和老年人。以及其他有服务需求的特殊群体和健康群体。   (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常见病、多发病的预约、诊疗服务。   2。门诊预约和转诊服务。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上级医院的转诊、预约服务,为转诊患者提供随访服务,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同   居民可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版)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享受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热情周到的优先优惠服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根据首次签约居民的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让居民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及时更新,保证健康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承担保护档案隐私的责任。   2。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根据重点签约人群健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签约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检、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每年提供一次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包括身体鉴定、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评估、中医干预等。   4。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治疗、行为干预、监测和健康评估,并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咨询等服务,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每次随访,血压患者应询问病情,进行体检,并接受药物、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指导。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接受四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每年一次免费全面健康检查。  5。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管理服务。对在家知情同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不少于每季度一次的培训;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6。特殊人群医疗保健,为辖区残疾人、失独家庭、独居老人等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随访和健康教育。   7。传染病管理。对家中感染性疾病患者至少进行1次就诊和治疗管理。   8。咨询服务。健康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医疗指导或转诊建议。   9。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签约居民、90岁以上老年人、有实际需要的签约居民提供家访、诊疗服务。   4。工作措施   1。组织鼓励家庭医生队伍外出学习,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伍的培训,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培训活动由班组长根据村级签约居民的需求,围绕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技巧、专业操作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伍的综合服务能力并提高公众满意度。   2。进一步优化队伍,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和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家庭医生队伍组长制定队伍工作计划,合理分工,明确目标,每月召开家庭医生队伍会议分享工作进展。做法、成绩和不足,总结经验,安排好下个月的工作安排。同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绩效考核方案,重点关注满意度和真实性,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提供及时通知。   3。明确目标,优先签订合同,提供有效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为辖区常住居民。合同服务要优先覆盖重点群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有偿服务套餐,提高居民签约积极性。   4。充分发挥“村级家庭医生工作站”作用,真正实现一站式签约服务。   5。逐步完善签约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有偿服务包合同。   6。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村级宣传栏、村级活动、健康促进日等主动与村级居民沟通,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逐步提高村级居民签约率。   7。各小组及时归档数据,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各项村级活动数据,总结当月工作,及时整改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5。评价方法   按照文件要求,按时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工作量、真实性、居民满意度,并根据工作量和考核成绩发放绩效工资。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公众提供全面、持续、协调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将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通知如下。请注意认真落实。   1。签约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   2019年签约服务包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综合健康服务三个方面。签约服务包分为基本服务包和付费服务包两类。基本服务包的主要内容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转诊指导服务。有偿服务套餐是根据居民需求自愿签订的。每个付费服务包均包含对应人群的基本服务包内容。付费服务套餐的较高级别均包含针对相应人群的较低级别的服务套餐,即中级套餐包含初级套餐,高级套餐包含中级套餐和初级套餐。   2。相关工作要求    (1)提高健康一体机的使用率和数据上传率。   卫生院要督促乡村医生在签约服务和基本医疗诊疗活动中加强健康一体机的使用,做好每次检查数据的生成和上传工作。针对健康一体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丢失、上传失败、耗材配件损坏等问题,各乡镇卫生院要指派专人负责负责,及时解决通过惊现一体机使用QQ群的方式与厂家的售后联系。对于一站式心电图远程诊断,在督促乡村医生积极申请会诊的同时,县级医院和乡镇心电图诊断专家要及时登录系统进行会诊。   (二)切实做好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合同服务。   1。按照相关要求,2016年以来登记的计划生育特供家庭和贫困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必须实现全覆盖。其中,贫困人群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必须签署付费初级套餐。其他穷人签署了基本服务包。计划生育特殊扶持家庭签约服务按照计划生育考核相关要求执行。各乡镇要在2018年9月底前完成贫困人口和计生优待家庭基本信息台账的归集和更新。   2。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做好2019年残疾人承包服务工作。    (三)继续创建合同服务示范点。   乡镇卫生院要继续做好签约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年初申报创建单位,制定创建计划,结合实际开展示范点创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层卫生服务单位的服务能力,加强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适应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健康需求,签订家庭医生合同,提供服务,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在我县的推行,特制定本方案。   1。工作目标  到2011年底,每个社区都有一名家庭医生提供服务; 80%的社区居民知晓家庭医生的名称、机构和提供的服务;家庭医生将为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服务满意度较高。   2。工作原理   坚持“充分告知、突出重点、自愿签约、规范服务、强化考核”的原则,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服务),推进个性化服务项目(有偿服务),落实合同制、逐步完善、稳步推进,努力探索具有金堂特色、群众满意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3。建立家庭医生队伍    (一)家庭医生的构成及分工。   家庭医生由全科医生、护士、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以及村医生组成。家庭医生实行全科医生负责制,这就要求   必须具备专业资格,由我院副院长担任负责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组织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开展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我镇12个行政村均配备一支3人的家庭医生队伍。合理分配家庭医生管辖范围,分工负责,覆盖社区所有家庭,不留空缺、不重叠。   (二)家庭医生队伍及人员职责。   家庭医生团队的主要职责是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生活行为干预指导、健康服务与路径指导。   1。全科医生:主要负责诊疗、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2。社区护士:主要负责健康信息采集和预约服务。   3。公共卫生人员: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4。村医: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及时为当地村民提供工作,积极推动合同签订。   (三)家庭医生培训。   我院家庭医生团队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总结,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服务规范、服务技能和健康管理知识的培训。   4。明确家庭医生的工作任务   家庭医生团队专注于妇女、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   以残疾人、精神病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以下工作:    (1)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居民家庭健康档案;   (2)运用适宜的中西医结合技术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规范治疗慢性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   (三)提供上门探访、家访、居家护理、家庭病床、电话咨询、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  (四)开展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现、随访和转诊管理。提供卫生院与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   (五)落实社区免疫规划、妇幼保健、社区康复、精神卫生、传染病控制、卫生监督协调等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六)协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全面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结合居民健康问题,提供形式多样、简洁易懂的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指导,纠正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   5。家庭医生的工作方法   在医院的组织领导下,在社区居委会或村组干部的协调和参与下,家庭医生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合同服务等服务方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6。家庭医生服务流程    (一)加大宣传力度。我院要发放健康手册、开展健康讲座等渠道告知宣传,并与辖区家庭取得联系,宣传讲解家庭医生式服务,充分告知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2) 自愿签字。与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签署《金堂县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并存入家庭健康档案,共同履行协议条款。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需求并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自己需要的具体服务。原则上每年签署一次。   (3)服务周到。根据协议,各家庭医生团队必须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各项服务详情记录在健康档案和工作表中,以供考核。   7。实施步骤   2011年5月,家庭医生制度大力推广启动。   2011年6月,家庭医生制度全面试行。   2011年7月,我们在家庭医生制度全面试行的基础上,加强经验交流,全面开展家庭医生服务。   2011年12月,我们总结全年家庭医生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推进2012年家庭医生服务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 https://m.85wu.com/fanwenwang/11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