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中考优秀作文《丢》4则

日期:

2015年江西中考优秀作文《丢》4则

【作文原题】24.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

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

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优秀作文】

【范文一】:丢

年少的王二,是村里赫赫有名的淘气包,打架、斗殴少他可不行。不过村里的人总让着他。他从小在姑父家长大,姑父也很少打他。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欠王二的,但他不领情,养了一身的坏习惯。

村里新建了一所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无奈的姑父只好把他送到那里去学习。当然,王二不用交学费,这点也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王二住的地方也最宽敞,他的同学总是在背后议论。王二的老师姓李,大家都叫他李先生,是新来的。不过这老师对王二的态度那叫个严厉。不久,校长找到李先生谈话:“小李啊,以后对王二这孩子温和点。”“为什么?”李先生很不解。校长拿出一本本子,给李先生看,原来,王二的父亲以前是村里的支书,在一次为村里修马路时,出了事故。他的母亲听后一也因伤心过度死了。李老师的眼睛湿润了,说道:‘。校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先生常常找王二玩,打游戏,看漫画。渐渐地,王二与李先生成了哥们儿,无话不谈。不久,李先生觉得时候到了,就找了个机会,约王二出来。在村前的一棵大榕树下,李先生指着树前石碑上-一个金色的名字问: “王二,这是准?”“我爸。”王二转过头去。李先生说:“你还是放不下。”王二一听不知该说什么,只是哭着喊道:“是他们欠我的。”“欠什么?”李先生看着石碑上金色的字。“欠我爸妈的命,他们就应该补偿我。”王二含着泪却生硬地说,“李先生,太晚了,我先走了。”

榕树旁边一直藏着一个人,他实在忍不住了,走出来喊道: “二儿!”两手还不停地抽打着双腿。不错,这人就是王二的姑父。王二一愣,停下脚步。这时李先生转过身来说道:“有些事情要拿得起,放得下。”王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他睁大眼睛,心里涌出一股莫名的洪流。他清楚这是什么,便走了过去,李先生正抚摸着那金色的名字。“丢一下怨恨,你才能感受到大家对你的好。”李先生轻轻地说。

榕树叶儿随风儿散落一地。一片落在王二头上,一片落在那石碑上……

【范文二】:丢

人生,是一次一个人加一个行囊的旅行。有些人丢掉了囊中所有的东西,一路轻松,到头来却盆满钵满;有些人什么也不舍得丢掉,到最后貌似得到了很多,其实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丢与不丢,看似简单的选择,有时却决定着一生的命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生活谈不上安逸,甚至是凄苦的,但却有它独一无二的韵致:有明月相伴、花木辉映的淡雅,亦有远离喧嚣、返璞归真的淡然。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毅然丢去金钱、名利等虚幻之物,但他得到的却是常人无法企及的淡泊心境和逍遥山水的悠然自得。他丢了不少东西,却“丢”出了一个精彩的人生。

宫外硝烟弥漫,战火飞扬;宫内却歌舞升平,一派祥和。外头哀声四起,宫内却是欢声一片。大殿之中,灯红酒绿,刘禅一手美酒,一手美人,再无心力管理蜀国。百姓受苦受难,他却享尽天下之乐。作为一代君主,他舍弃的是百姓和父辈的期望、是国家和子民、是他为君应尽的贡任,得到的除了短暂的快乐和繁华假象,什么也没有。这一丢,就是整个蜀国就是两代人的心血啊!

丢与不丢,决定着人的道路,也决定肴一个川家的强弱兴衰。

大清帝国守着一些封建礼教不肯丢,放着先进文化科技不肯要,到头来只能落个一成不变、落后他人、任人宰割的下场。于是有了圆明园中的烧杀抢掠,有了各种各样的丧权辱国条约,有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屈辱近代史。什么都不丢不仅没让中国得到什么,反而使其失去了很多,很多。

反观日本一一这个令我带着恨意与敬意的国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他们一路丢弃,一路增添,一路发展。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的,全部扔掉;那些有益于国家发展的,尽量得到。因而他们敢觊觎中国,因而我们受其欺凌。丢得对不对、该不该去,都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对于个人来说,丢掉那些累赘,就意味着精彩一生;对一个国家来说,丢掉那些落后的东西,则意味着繁荣富强。

【范文三】:丢

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东西如蚌壳内的珍珠,长久地闪烁着光芒。可近年来,这些本该闪烁光芒的珍珠,却逐渐被人丢弃,正在漫漫长河中消失,消失。

花好月圆。岳阳楼上,李白与夏十二开怀畅饮,醉罢笑吟:“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眼朦胧却仿佛在天上人间,足见其豪迈与浪漫。除此之外,亦有“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雅致,更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李白饮酒,饮出了风度,饮出了文化。

同样是酒,在现代人的嘴中就成了“轻轻地来,轻轻地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酒厅豪华,酒亦豪奢,喝酒的人也豪迈,十几碗酒下肚,除了 “爽”“于杯”便再无他词。酒在他们的眼中,只是用来消遣的工具罢了,早己丢失了在李白手中的诗情画意、豪情壮志。醇香悠远的酒文化啊,就这样丢弃了,连同它的醇香和光彩,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同样被丢弃的,还有中国含蓄委婉、意味深长的语言艺术。唐穆宗年间,曾有一美谈—笔谏。一日穆宗问柳公权怎样写好字,柳公权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此语表面上是说写字的方法,实则是在劝谏当朝的皇帝,委婉而不失力度。再如伍举劝楚庄王,师旷劝晋平公,以他物喻之,劝人于无形却胜于有形。他们的语言,不再是一种沟通,而是一门精彩的、值得深究的艺术。